院士专家为槟榔黄化病建言献策
2018-08-242018年是海南发展关键的一年,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于4月8日至11日举行,主题为“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一系列海南发展的利好政策不断发布。槟榔产业因为其对海南民生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受到海南省委省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重视,海南省科技厅于2018年5月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绿色植保技术创新院士海南行座谈会,会议以“免疫调控、绿色植保、作物健康” 为主题,希望12名院士专家能为海南农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的解决把脉问诊,受主办单位的邀请,海南多元槟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派项目资源总监陈书贵作为槟榔产业企业代表参与了会议。
会议开始,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科技厅厅长史贻云对海南目前槟榔黄化病、柑橘黄龙病、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现状、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介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朱恩林、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副院长缪卫国以及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兵,分别对“三病”的研究进展和困难进行发言。
来自中国工程院、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院校的12名院士在听取介绍后展开讨论,并向与会的研究专家和相关人士提出建议。
来自云南省科协主席、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的朱有勇院士提出,除草剂的使用对作物的根系及生长的土壤环境会造成破坏,从而降低作物免疫力,解决病虫害的办法,首先要拒绝使用除草剂,其次可采用水旱轮作简单生态的种植方法,最后关键的是要自建基地、隔离制种,培育健康无毒种苗。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易干军院士从种源的角度,提出根据经纬度、海拔高度、光照、气温、水分、土壤等不同的自然气候环境条件,选育、推广和种植适应的品种,从根源上来找到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情况。
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天来院士根据多年的研究经验总结,认为长期保持土壤的PH值在6.2~6.5之间,不仅可以稳定高产,而且没有发生病害。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及其他与会的院士均表示,海南要有大联合、大攻关的思路,全方位、多视角联合攻关研究,继续加大基础研究力度,深入研究农作物发病病因,加深农户对病理的认识,不断增强植株本身的抗病抗逆性,同时也要注重土壤综合调理,建立健康种苗体系,隔离制种,做好木虱等传病媒介防治工作。
本次院士座谈会为海南槟榔黄化病的病情诊断、研究思路与方法、关键技术研发以及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海南省科技厅于2018年安排3000万的财政资金设置研究槟榔的重大专项课题,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体系建立,以解决槟榔种植的病虫害防控和高效栽培相关技术的难题,助力海南槟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